前陣子在面試暑期實習的時候,有一位主管對於我的系學會會長經歷頗感興趣,一聊就是20分鐘左右,過程中問了很多我對於系學會的想法和一些我做的事情。後來仔細想想,自從卸任以來,我也沒有特別發文或是整理自己這一年的收穫/啟發/反思,那也藉由個人的部落格,來好好的回顧一下這一年發生的事情~
上任之前
對於系學會的想法
在上大學以前,多少對系學會有聽聞一些風聲,不外乎挪用公款、尸位素餐等等比較負面的評論,網路上也充斥著不要繳系學會費的勸世文,但我們系算是小系,社交圈相對狹窄一些,當時大一也沒有想太多就跟著朋友一起繳掉系學會費了😂 基本上系上的活動我都有參加,每次活動的buffet也還真的不賴,稍微算一下光餐費大概到大二就回本了,所以就沒有太在意錢的部分。而活動內容本身,可以看出學長姊的用心,不過我在大一大二參加活動時,總覺得有些活動並沒有甚麼意義,似乎是為了辦而辦,參加的人基本上都是同一群,久了就會有一種膩感,這部分其實也成為了我想選會長的其中一個契機。
抉擇
大學我真的是滿猴的🤣,除了系學會以外,不管是資財營還是系隊都有我的身影。到了大二下各個組織紛紛開始找總召、隊長、會長等等,我喜歡資財系,也希望系上的大小活動可以持續的傳承下去(我覺得這些活動真的可以幫助懵懂的學生快速的學習社會化~),所以也想跳出來幫忙大家,考量不同組織不同性質的工作內容後,最終還是選擇了系學會!
時隔多年,現在回頭看這個決定還真沒後悔過,系學會帶給我的成就和成長是有點超出我預期的💯;而在資財營中擔任幹部,做個稱職的supporter,既能貢獻自己的意見想法,也能實際下去做事情,這樣的模式是我預想並喜歡的,看到自己的想法一步一步被實踐出來真的是很感動的一件事;至於系排呢~ 我就只想好蒿打球🤣
走馬上任
系學會的定位
當上會長後,除了交接外的第一件事情,就是和副會長討論系學會的定位、未來走向、年度活動規劃。首先是關於定位與走向,我們覺得系學會過往活動的參與度不高,一部分就是因為活動多數屬於玩樂性質,不是代表這類活動不好,但我們想把系學會做得更多元,如果能讓平常不喜歡玩樂的那群人,也能慢慢接觸到系上,何嘗不是件好事呢? 畢竟江湖在走,朋友要有。可能短期沒辦法見到成效,但長期看下來,系學會的運作一定需要更多人支持! 於是,我們成立了學術部,部長由很有熱忱的副會長兼任,具體活動規劃後面會提到,不過大方向就是由系學會服務有需求的同學們,雖然後來很可惜因為疫情關係很多活動沒有舉辦了😭,但還是希望可以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!
年度活動規劃
再來是年度活動規劃的部分,其實這方面我在大一大二就有一些想法,從參與者變為主事者,讓我可以有更多不同角度的想法。首先是針對性質太重複的活動,看是要砍掉還是重做,像是下學期資財週的體育之夜和娛樂之夜,過往這個活動比較像是一起玩稍微大型的團康,但其實把這些團康濃縮進去其他活動也是ok的,少兩組負責的工人們,也可以把其他活動品質和預算提高,砍掉的另一個原因,是因為資財週的之夜都會集中在一到兩週完成,但因為活動過多,而降低每項的參與人數,這是另一個考量的點。另一個滿值得一提的活動是系出遊,這個活動可以說是完全打掉重練,前兩年系出遊參與人數低、甚至停辦,但我看到友會他們弄得很成功,我覺得我們一定要搞起來! 這個活動也是我下學期花最多心思的地方(一部份也是因為我自己跳下來弄🤣),那就留到後面活動細項再說吧~
至於新增的活動除了幾乎不一樣的系出遊,還有前面提到的學術部活動之外,我們堅持要辦的就是聯合耶舞,其實也不是新增的活動啦,只是大二那年因為很多原因而沒有耶舞,著實感到惋惜呀QQ,我大一那年參加的耶舞真D是好玩,雖然我對耶舞已經沒有太多渴望,但我覺得這是屬於大學生的夜晚,砸錢砸人都要辦成😎
選賢與能
對於年度活動有了大概的雛型,那接下來就是要開始組隊了,我這一整年來真的是徹底領悟到「好的隊友帶你上天堂」代表的意義,真的很感謝有一群非常給力的夥伴們一起奮鬥,讓我loading輕很多,也不會覺得處理系學會的事情很幹。一年下來真的很感謝這些幹部們,無薪無酬的💩缺還是願意扛下來!
- 行政部: 行政部除了正副會長外,我們只多找了一位負責全會的財務,畢竟事情應該是沒有多到要再更多人啦~ 這位財務長是我們的同屆,做事非常謹慎小心不苟且,光是活動預算的部分我就要凹很久才能擴編,一整年下來真的是省了很多錢,甚至賺了一些留給下一屆了🐮🍺
- 學術部: 學術部由副會長和她的學霸好朋友擔任正副部長,說真的除了一些活動最後的審核,我幾乎沒插手過任何學術部的事情,他們做出的成果我基本上沒甚麼意見(真的很讚👍),所以底下的運作情況我就不是太清楚了哈哈哈
- 場器部: 場器的部分是由我的好朋友擔任,他去年就是場器長了,可以無縫接軌續任,對於器材等也是非常熟悉,他甚至幫系上寫了一套系統。交給他我也是放了一百個心呀!
- 美宣部: 這個幹部人選讓我頭痛滿久的,要能擔綱起美術+宣傳的圖文部分真的是不簡單,後來把系上大二大三名冊翻了一遍,最後請一個我不太熟的學妹幫忙(我只知道她滿會畫畫的XD) 原本滿擔心的一點是,我自己本身美術天分極差,但對於美宣品的精緻程度要求很高(所謂鍵盤教練的概念),怕因為不熟+非專業,會不太好意思給意見。不過學妹非常給力,真的超乎我預料之外外外,基本上跟她說各組需要的東西後,下次問她時,不是做完了就是在完成的路上,而且完成度和美觀都很ok(下圖是資財牆 真的覺得很美又不會太花俏🌸)
- 活動部: 這也是另一個思考很久的人選,最後選擇了我滿要好的學弟幫忙,活動部是我最重視也最直接監督的部門,不能再選一個稍微不熟的了XD,至少要確保溝通管道的順暢;另一個原因說起來有點賊,我希望活動部不要是同屆擔任,我們舉辦的活動說到底就是需要大家繳會費、需要大家參加活動,要不然就是一灘死水,透過學弟這個媒介,不管是人情壓力也好,總能讓至少兩屆都有基本盤的參與人數。

幹部們選完,整個系學會的分工體系也很明確了: 副會長直轄整個學術部運作,場器和美宣都是可以獨立完成工作的部門,而我全力協助活動部長的每個活動設計與人力分配,再由我向財務長商討活動預算的部分。行政部三個人決定多數的細則,大活動的不確定因素則由全體幹部投票表決,其他所有組員只專心負責自己部門的事情就好,原則上不參與投票~ 當分工明確了,每個人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,才能夠責無旁貸的開始,並且劃分責任歸屬。
各項活動
接下來講講我對一些活動的看法以及實踐想法的過程,紀錄得比較瑣碎,可以挑自己想看的看就好~
一系列新生活動
從各區茶會、新生包、選課大會,再到制服餐會抽直屬以及系烤等,我們花比較少心思在這一系列新生活動上,第一是這些活動本身就有既定豐富的內容和意義,不太需要更改太多;第二是這些活動也比較急迫,剛上任沒多久就要開始籌劃了。所以這些活動就不一一提及了,整體來說都滿不錯的,有維持以往的水準!✅
聯合耶舞💃🕺
前面提過耶舞是我堅持要辦成的活動之一,所以兩個負責的學妹跟我們商討預算、人力、器材時,系學會能幫忙的就會竭盡所能! 但我自己參加下來的感受是有一些可惜,和大一小而美的耶舞不一樣,這次的耶舞找了非常多系一起舉辦,因此會場本身滿像一個菜市場的哈哈,感覺也沒有瀰漫著粉紅泡泡的氛圍😏(很像營隊的賭場氣氛 熱鬧但沒有很chill~)。總體來說,規模大很多,不管是交通車安排、場地、攤位與活動設計,還有人力的安排,相較大一那年更像是一個有組織有精心策畫過的活動,而且我們也玩得很盡興~~

企業參訪
企參是學術部成立最重要的活動,不過我們都是第一次籌劃,過往也比較少有參訪的經驗,因此整個過程如履薄冰,每個環節學術部都開了非常多會議(而同時他們還要處理考古題庫、系友回娘家等事情),每個組員都很辛苦,最後也敲定了在二月舉辦與台積電、中信的企業參訪,希望可以同時顧及想往資訊領域和財金領域發展的同學,為了提高參加意願,我們也吸收掉交通車的費用,讓整個企參是免費參加的。但,大家也知道 #FUXK2020
,因為武漢肺炎的關係,企參延期一次後決定取消舉辦,直接腰斬… 當時我們真的只有一句話可說😥,大家都非常期待企業參訪的成行(至少我啦),不只可以讓大家看看我們的能耐,系學會究竟能辦出怎麼樣的活動規模,也可以讓我們試試水溫,只有實際下去做才能了解活動的難易度、參與程度,而不是一直空談。然而,活動還是沒能辦成,真的感到非常失落,不過我們還是有在這次活動中獲得一些收穫啦,我們發現比起其他活動,系上的資源更願意投入在企參內,當時我們苦惱的交通車也有一部份是系辦姐姐幫我們用經費拿到的,感覺系上比較認同這樣的活動,或許未來可以多朝這個方向去申請預算和資源。

系出遊
上面幾個活動嚴格說起來我都是Advisor,但系出遊由我擔任負責人,當時真的花了好多時間呀~ 一上任我就想要徹底改造系出遊,在上任的那個暑假甚至問了一些摯友的意見,最後決定捨棄過往新竹一日遊交通食物自理的形式,將另一個活動砍掉並挪用該筆預算,擴大舉辦系出遊,改為兩天一夜的外縣市包車旅遊,並附上一些可選行程增加彈性。

這個活動大改後也算是第一次搞出遊,和企參一樣格外的謹慎,很怕疏忽了一些細節,我做事又有點過度小心、想太多,而我前女友(同時也是另個負責人)則和我相反,常常會有很多很ㄎㄧㄤ的點子,也比較不拘小節,算是有點取得平衡,讓出遊是完整的被規劃&執行,但內容又不會太刻意與制式化! 系出遊安排的行程我覺得是滿豐富多元的(感謝其他兩個負責人學弟),有DIY手作宜蘭餅課程🥖、伯朗大道梅花湖的走走看看老人景點🛣、適合年輕人的飛行傘和外澳海灘玩水水🏄♂️、步調慢的老街風情、有文藝氣息的蘭陽博物館;吃的部份還算ok,一天甕缸雞一天海產餐廳;而住宿真的很幸運找到一間CP值超高的包棟民宿,老闆娘人也很好,在宜蘭一群人出遊就是要包棟!
現在回想起來還是一次很棒的回憶,雖然過程中身負鉅款一直提心吊膽,也要時時刻刻和司機、下個景點聯絡,同時進行小團康活動或是解決各種疑難雜症,雖然覺得累,但累得很值得也很開心,整個系出去玩一定會有人不太熟的問題,不過我們也只能盡力透過分組或是活動讓大家稍微認識,不求一趟出遊後大家變成摯友,但透過這次活動可以讓系上不同年級的學長姐學弟妹互相認識,凝聚系上的感情!


送舊&小畢典
這個活動是系學會整年度的最後一項事情,雖然沒有更動太多內容,但我們花了將近半個月的時間去錄製剪輯兩支影片、佈置了拍照打卡的牆面,我也熬夜爆肝寫了一篇和過往比較不一樣的畢業致詞稿,除了為畢業在即的學長姐獻上最大的祝福外,也希望我們隔年能夠參加很棒的一場畢業典禮(殊不知隔年疫情大爆發🙂)
卸任了…
舉辦完最後一個活動,和所有系學會成員吃完最後一次聚餐並交接給下一屆後,我就正式的卸任了! 系學會相較於營隊,並不是focus在一次的大活動上,所以成就感和那種如釋重負的感覺並沒有比營隊來的強烈,但一整年下來真的覺得很充實,除了一些活動規劃、器材與預算分配等的硬實力成長,我覺得擔任會長讓我學習到最多的就是溝通與換位思考,活動本身並不是甚麼高等微積分的題目,其實讓很多人來做一樣的事情也會有差不多的結果,我覺得比較難能可貴的是要如何跳脫既有的框架,如果要我照著去年的範本原封不動的執行那肯定是沒問題,但…然後呢? 有些活動本身沒有太多存在的必要,為什麼我要花錢去請大家吃飯,然後沒有太多的收穫? 系學會本身就是一個服務導向的組織,既然加入了,就嘗試在我能力範圍內去完成最大的可能,不管我們新發想的點子是好是壞,總要執行過才能知道嘛,系出遊在往後幾年也變成了固定活動,也希望未來系學會可以繼續勇於嘗試不同的新事物,截長補短,總有一天讓人聯想到系學會的時候,不會再說他們就是個只會用公款出遊聚餐的團體,至少在資財系啦~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