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%

【P.LEAGUE+】賽季結束後的暗潮洶湧

忙了一陣子,也一段時間沒有更新部落格了~ 這次來講講去年休賽季期間幾件比較重要的事情吧! PLG在元年冠軍賽結束後,第一季也告一段落,但其實從季後賽開始,台灣職籃圈子就悄悄發生了很多事情…

T1的出現

就不賣關子了,這段期間發生最震撼的消息就是另一個職業聯盟 T1 的出現,出現的原因沒有明說,但根據大家推測的就是中信集團加盟PLG受阻,拉攏台啤隊及其他人士另外籌組新的台灣職籃。在談論這件事之前,先來看一下理想中PLG的版圖擴張計畫(純屬個人推測),第一季的四隊最南就到彰化而已,很明顯南部的市場是還能夠撐起1~2支球隊的,但貿然擴增隊伍也可能讓步步為營的P+增加一定程度的風險,畢竟沒有人知道這個市場支持職籃的力度、沒有人知道這塊餅能多大,廣大鄉民猜想下個賽季大概就是新增一支南部球隊,自然而然也不會考慮在球隊密度較高的北部再新增一支球隊…吧,所以如果中信加盟受阻是真的,那可能真的是另組新聯盟的契機。

回到T1成立這件事情上,我個人的立場是沒有很喜歡這個聯盟的出現,很明顯是要來分食這張大餅,看到P+的成功想要進場分一杯羹,但受阻後只好再成立一個職籃,打著不為營利只為台籃環境變好努力的口號真的看不下去,你各位董事如果真的那麼有本事、那麼想為大環境努力,怎麼不早個幾年出現? 就算是同時成立也好,這種看到別人成功後再出來分食碩果的嘴臉實在是母湯,你T1也示範了半年內成立一個職籃的能力,真是可惜了這才華。

T1的成立木已成舟,既然到了這個節骨眼,球團也簽了三年條款,就只能兄弟爬山各自努力了,有更多的舞台是對球員的一大利多,雖然或多或少有溢價的出現,但還是支持球員追求更好的待遇。希望T1能夠對台籃做出正面的影響,同時也是鞭策PLG不斷成長與進化的養分,三個聯盟17支球隊是遲早會走向合併或解散的地步,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🤔 至於T1經過一個賽季後變成怎麼樣的存在,之後有空再來記錄一下~

圖一、T1 LEAGUE

兩支新球隊的成立

P+在第二季確定新增兩支球隊 - 高雄鋼鐵人 & 新北國王,新北球隊的出現是不是為了抗衡T1就不多做臆測,一南一北兩支新球隊的加入肯定能為新的賽季注入活血與話題性,更多元化的對戰組合和更多的比賽場次,也比較不會出現宇宙勇那種獨霸一方的局面。

高雄鋼鐵人

先來講講這支讓南部鄉親敲碗已久的球隊,能讓南高屏的球迷不用北上看球賽,而有了一支可以支持的在地球隊! 鋼鐵人主要是由一群股東集資成立,不像其他隊伍的大財團;而命名方面就還ok (不過沒有攻城獅和領航猿這麼的有創意😆);主場館則是選在鳳山體育館,我對高雄不熟,不確定主場館的交通便利性及地理位置,但我一整季看下來是滿喜歡鳳山這個場地的,圓形場館設設計真的有一種磅礡的感覺,大小也適中,適合目前籃球比賽的觀眾量,會是我下一個想去的主場之一💯!

圖二、高雄鳳山體育館

新球隊在球員網羅上也沒有絲毫馬虎,除了從夢想家那裡找來塔克老師與小坦克柏智外,更是找來男模呂政儒,有這位國家隊等級的老將射手加入,不管在話題吸睛度還是整體球隊實力都有顯著的提升,明顯不是來陪跑的XD (季中也找來台灣LBJ周儀翔加盟 話題性猛猛的啊)

圖三、高雄鋼鐵人開季記者會

新北國王

秉持著王永慶家族支持運動的精神,新北國王是由王家整個大集團成立,背後母企業雄厚的資金真的很猛,開季記者會那個贊助商和相關企業多到不行🙌,王董也很霸氣的不冠名任何企業(真的respect)。GM由毛總 毛加恩擔綱,在球員陣容方面真的找得很用心,除了敏哥外,陸陸續續補強找來了護國神Q戴維斯、小胖洪至善幾個沙場老將,也補進很不錯的中生代,包含李凱諺、簡佑哲等,以新成立的球隊來說,這樣的陣容已經很完整而且極具競爭力,制服組真的很用心😍。球館部分選擇新莊體育館作為主場館,這我也沒去過就不多做評論,但台北交通應該是很便利的。

圖四、新北國王開季記者會

元年選秀會

休賽季期間還有一件最重大的事情 - 元年選秀會,雖然有T1以及SBL其他聯盟的存在,但結果還是各自聯盟自己籌組選秀會(可喜可賀)。不過因為有新職業聯盟的出現,必定會稀釋掉眾多好手,我比較少關注其他層級的賽事(SBL也很少就是了😂),對於菜鳥的實力及名聲沒這麼了解,這邊來談談各隊選秀的操作。

在少了謝亞軒以及阿巴西兩個好手後,基本上狀元郎呼聲最高的就是小烈朱雲豪,握有狀元籤的攻城獅的確少了個能投能切又有身材的鋒線,沒有甚麼懸念的簽下了朱雲豪,恭喜小烈成為PLG元年選秀會狀元郎。而攻城獅簽下朱雲豪後,第二輪就放棄了選秀權利,直播當下黑哥還有點小吃驚😂,但事後看來的確原本隊內人手就足夠多,又已經有一群年輕後衛嗷嗷待哺等著培養,再多簽幾個進來培養確實不切實際,如果不能提供即戰力也就不需要再多簽下誰了。

圖五、選秀會狀元郎 - 朱雲豪

而兩支新球隊也透過交易換來首輪個三支選秀籤,新球隊的球員組成比較少,需要好好利用選秀會補充板凳戰力。鋼鐵人首輪簽下了陳又瑋、林均濠、藍少甫,總共於選秀會簽下七位年輕球員;而國王則在首輪簽下洪楷傑、陳俊男、聶歐瑪(政大連線),總共簽下了五位球員。

勇士於首輪簽下王律翔後也結束選秀;領航猿將首輪籤交易換得明年首輪籤,並沒有在選秀會中簽下任何球員;而夢想家則是選下兩名年輕後衛。
(第二季快結束了,以後有機會也來寫一下這些年輕球員在各隊的發展與發揮)

圖六、選秀會結果

休賽季補強

休賽季的補強也是討論度非常高的話題,我針對比較重要或是比較迷的操作來探討一下,再以整季的表現來看一下划不划算!

  • 張耕淯(猿 → 勇): 去年在領航猿表現不錯的射手,希望可以補足定點射手的位子(偉儒跟孟學實在沒有很穩),可惜是今年沒有太多的上場時間,邦邦真的很不會養人QQ
  • 王律翔(勇) ←→ 明天首輪籤(鋼): 這操作真的很迷… 雖然今年律翔的確有幫助到鋼,但畢竟就是個菜鳥,對戰績幫助沒有很大。戰力不齊的鋼明年首輪籤一定也很前面,感覺有點歐印第一個賽季,可能想先打出市場吧~ (拜託邦邦明年好好養新人)
  • 璞園直升領航猿: 去年分兩邊打的璞園,今年應該確定SBL那邊慢慢放掉了,把原本可用之兵都拉上來猿,包含69翔、大瀚、阿飛、雞排煌、昱瑞、老吳等,再加上去年亮眼的阿堯、達祐,這本土陣容真的讓大家期望非常高,甚至冠軍呼聲也很高。可惜龍瓜安瓜手握一堆好牌卻打不出來,看不太出來一套核心戰術體系,洋將找的也很不行…希望明年重新振作了!
  • 護國神Q(猿 → 王): 只能說王董很給力…猿怎麼樣都不會把這個外掛般的存在放掉,Q本來就很適合台灣的本土,第四節又可以維持雙洋將的優勢,王這波操作真的很猛
  • 李愷諺(SBL → 王): 愷諺正值當打之年,這個賽季真的打得很好又穩定,沒甚麼好說的了💯
  • 成力煥(獅 → 夢): 去年打出年度第一隊的身價,又有新竹球王之稱的力煥,真的滿意外沒有續留新竹,也造就了「血流成河」的話題,但去了夢感覺不受朱總重用,自己也沒有把握好上場的機會,有點打回原形的樣子,是鄉民討論溢價最多的球員之一,希望成好好加油了,畢竟同為交大&清大的學弟還是要支持一下。
  • 林宜輝(SBL → 獅): 輝哥的加入可能也是肯尼不想再提高薪資留成的原因之一吧! 畢竟輝哥也是打一樣位子,但不論經驗、得分手段、防守都是高一個檔次的,打爛仗功能也確實幫助球隊再當機的時候得分,這個補強很猛!!(希望輝哥好好專注在球場上)
  • 辛巴aka布拉(獅): 辛巴的加入徹底改變了獅的球風和體系,無解的禁區巨獸,不管球隊順風逆風都可以穩定得分&籃板,季末的無限輪轉區域防守更是解放了辛巴的破壞力,年度最佳洋將無庸置疑,甚至問鼎總冠軍了。Kenny這操作真的很猛,沒甚麼成績又休息一年的布拉被找回來,當初大家可是罵得要死。
  • 簡浩(SBL → 夢): 夢今年最重要的補強非簡浩莫屬,瘋狂射手的無解三分真的救回夢好幾次,在場上的經驗&理解都為團隊帶來正面效果(不知不覺簡浩也變為老將了😢)
  • 呂政儒(SBL → 鋼): 國家對等級的射手加入無疑是對鋼注入一劑強心針,雖然今年隊友太菜了,整場被嚴加看管沒甚麼太突出的表現,但鋼的隊伍雛型已經出來,希望可以好好補強板凳戰力!

沒有太多表現或沒這麼重磅的交易就不提了,綜合整個休賽季補強+新人選秀的狀況,我覺得領航猿的戰力提升幅度是最高的,的確是非常值得期待(畢竟去年季後挑戰賽我也是寄生猿粉🤣)。但再看一整個賽季下來的表現,猿並沒有打出預期,反而是國王&獅的操作最猛,也確實反映在球隊戰績上;其次是鋼鐵人,呂布連線+少主又瑋+LBJ翔+AB 這套先發真的太香了,以三位本土為核心去建隊,好好補強板凳即戰力,明年一定大有可為!

總結

從元年裁定冠軍的可惜與失落,到T1成立的傻眼與無奈,再到選秀會與補強的摩拳擦掌,當時讓我很期待第二季的開打,更多的話題性與對戰組合,也很期待這些廚師們會將這些菜炒成甚麼料理! 寫文章的時間季後賽正如火如荼地開打,之後也會繼續寫PLG第二季相關的文章~

Reference

  • PLG官網、I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