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較於上學期傻傻選了一堆loading重到不行的課,這學期學乖只選了兩堂負擔比較輕的課程😎 因為有抵學分的關係,這學期修完學分也達標了,就不再選太多課程~
前言
會選計算機圖學是之前大三修交大電機的Java課程(蔡媽全餐,以後有機會再寫一篇分享),當時期末Project我們決定做一款3D多人連線射擊遊戲,誤打誤撞自學了很多CG相關的知識,過程中對圖學這塊產生了點興趣,有點算是未來走電腦視覺的一個啟蒙,因此這學期看到有開這門課,加上同學推薦就選了! 另一堂金融科技則是當時剛開始在幣圈學習(現在也還活著啦😂),看了一下課綱覺得還滿有趣的,剛好學分也差一門課程,於是就選了這兩堂。
計算機圖學
這堂課整學期就只有三個作業而已,沒有考試或報告,算是loading非常輕的課程,老師也有點佛系教書,加上大班授課,不太會管學生出席/互動,但後面因為疫情改全面線上,助教會用Teams的登入登出時間當成點名依據。至於課程內容我比較不好評判,第一是因為我之前就自學接觸過,對我來說算滿簡單的(當然有一些比較理論hardcore我就不太行),第二是我其實滿混的XD,常常上課在做自己的事(很多篇文章都是在上課時寫完的😆),老師的教材ppt算滿完整的,認真上課應該可以學到很多東西,但coding部分講解得比較少,需要自己花點功夫。
甜:★★★★★ // 給分,越多星給分越好看
涼:★★★★☆ // loading輕重,越多星越涼
補:★★★☆☆ // 收穫多寡,越多星學到越多東西
修課成績排名: 1/144
作業
作業的部分說難不難,說簡單也不簡單,如同上面說的,要花一些時間自己了解一下code,光是call不完的API就很頭痛,在接上shader code的部分也要花時間;但三次作業下來也只做到貼texture而已,相較於Java那時候做的遊戲來說可能20%不到,所以我覺得loading還是算很輕的,加上作業是用填空的方式,不需要自己從0開始寫起~ 如果還是覺得太難,我在後面有附上github連結,需要的同學可以斟酌參考(你懂的),畢竟我們也是靠學長姐的幫忙才順利完成😏
- Homework 1 - Transformation
- Homework 2 - Lighting
- Homework 3 - Texture Mapping
作業一只要做到物件基本的移動旋轉、相機變化等,作業二加上光線操作,作業三加上材質和基礎動畫。老實講,我原本是期待可以學/做更多東西,至少可以完成一個基礎的開放世界,有地形、天氣,有物件之間的互動等,應該會讓大家產生更多對於CG的興趣,或許另一堂朱宏國老師開的計算機圖學會更符合我期待(但聽說loading重到爆🤯)
註
給有需要的同學們: https://github.com/chengche6230/NTHU-Computer-Graphics-Course
金融科技創新與應用
這堂課程總共有兩次交易策略競賽、兩次團體報告、一次期中考試(因疫情取消),整體來說loading也算是輕鬆(可能是沒有考試的關係),競賽和報告都不會太複雜,但比較吃運氣一點,下面再仔細講。
甜:★★★☆☆
涼:★★★★☆
補:★★☆☆☆
修課成績排名: 3/41
交易策略競賽
總共有兩次競賽,期中個人競賽以及期末團體競賽,個人競賽每個人有10萬美金的資產,針對BTC做現貨的自動買賣(只能做多),最後用ROI排名給分,而期末團體競賽則是30萬美金配置在BTC/ETH/BNB三種幣上,一樣看ROI排名。這種競賽就會很吃當下市場的景氣,加上信號指標不一定會trigger,所以真的看看就好,我期中競賽用TD單一指標去做買賣,也沒有設停損/停利,最後很幸運的排名前三,而期末競賽幾乎用一樣的策略結果一次交易都沒有發生XD(當時橫盤震盪,我的指標很難觸發),所以建議辛苦的研究生們不用花太多時間在這上面,用一套回測數據不錯的策略就好了,剩下的就交給老天爺了。
團體報告
另外一個更吃運氣的就是團體報告哈哈,期中報告是選擇一個現有的區塊鏈項目來介紹,期末報告則是要自己構思一個區塊鏈項目的新想法,報告沒有很難做,但要讓老師喜歡也需要一些運氣。我記得期末報告第三週,老師語氣上明顯聽起來有些微不耐煩,開始問一些比較刁鑽的問題,扣除真的報很爛的組別,有些組別拿去第一週或第二週應該都會得到比較正面的回饋XD,不過我不知道是否影響到最後的成績,聽聽就好囉~
個人感想
先說結論,我一開始對這堂課的期望滿高的,所以顯得特別對這堂課失望,我並不會推薦想學習幣圈新知的同學來修。主要原因是老師實際上課的週數真的很少,扣除開學加簽的前兩週、兩次報告占用了6週、演講占掉2週,似乎還有國定假日停課一週,整學期18週內真正上到課次數寥寥無幾,而老師的教材偏向幹古型,比較多在解釋區塊鏈起源和一些基礎的原理,但我個人會選這堂課的原因之一,是希望可以聽一些老師對於幣圈現況的分析,或者是新項目的潛力與風險以及新技術,有一堂給助教上的交易指標就滿不錯的;報告的部分,我覺得佔用太多上課時間了,而且報告畢竟是由知識相對淺薄的學生所完成,實際上能吸收學習的東西真的有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