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過去了,韭菜如我也在圖圈打滾了快一年,一整年下來經歷了大大小小的波動,不過幣本位來看也算是有一個滿好的收益,這篇文章就來回顧一下NFT圈子發生的大小事以及個人對於這個投資標的的看法與淺見!
*以下所述為我個人主觀想法,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
甚麼是NFT? 又是來割韭菜的嗎?
NFT又名非同質化代幣,相較於同質化代幣(如: BTC、ETH等),NFT賦於每一顆代幣不一樣的特徵與功能,最常見的就是不同的圖片代表不同的代幣,因此我們也會將NFT稱為圖圈(畢竟就是買賣圖片啦~),這樣的概念可以擴充到任何事物上,舉凡相片、音樂、食物、智產等,可以把NFT想像成一種經過共識決(區塊鏈)後的數位認證,可想而知,這種技術是可以在未來中大量落地應用的(如果你相信元宇宙的話🤣),像是很多的Web2大企業已經開始將原本的會員制度套入blockchain-based的NFT數位認證,如: 星巴克、保時捷,甚至家樂福等。
那NFT是用來割韭菜的嗎? 我的回答是也不是,NFT本身的技術與用意絕對是良善的,但經過資本的炒作後,任何事情都會變的醜陋,不說NFT,難道BTC、房地產、股票就不是用來割韭菜的嗎? 單純是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罷了。當然,NFT作為一項投資標的絕對還是屬於高風險高報酬的類型,尤其現階段缺乏監管的情況下,詐騙猖獗,如果自身承受風險的程度較低,那圖圈乃至整個幣圈都不太適合投資~
從百家爭鳴到圖圈撞牆期
22年初,算是NFT的牛市頂點,各種好項目壞項目瘋狂發售,圈錢、圈人,90%的NFT項目發售後就逐漸沒落,也就是所謂的soft rug,拿到錢後不再經營社區,不再做marketing,缺乏持續現金流的情況下,甚至部分好項目也被迫中止運營。到了3~5月,市場慢慢從FOMO情緒中冷卻下來,爛項目被淘汰,價格歸零,而頂尖藍籌項目則陸續開始發售二代項目(參考這篇),為NFT持有者獲利以及為團隊帶來現金流。
5月的LUNA黑天鵝事件讓整個幣圈開啟了一段很長的熊市,那圖圈無可避免的同樣陷入泥沼中,5~8月市場的交易量下滑到谷底,整個NFT產業面臨泡沫化的危機,市場上的項目也多為”土狗三零項目”(No roadmap、No utility、No community) (參考這篇),美術越醜、團隊越爛的項目越容易炒作獲利,形成一種劣幣驅逐良幣的景象,讓很多人對NFT失去信心,紛紛離開了圖圈。但也是因為經歷過這個時期,NFT才得以從年初的亂象漸漸重整、漸漸產業化。
日本精神帶來的新氣象
StepN,一個P2E的項目,讓許多日本人踏入了幣圈,第一次接觸到了加密貨幣,隨之而來的當然是NFT的項目。CryptoNinja Partners(簡稱CNP)從6~7月開始發跡,主打純日本的社區項目,雖然一開始無人知曉,但也為圖圈帶來了一種新的力量…

我大概在8月注意到這個項目,當時地板價 0.2~0.3E 左右(超級後悔當初沒買幾張XD),極低的掛單率、極強的社區共識,在和日本web2知名公司合作發售新項目Very long CNP後,聲勢水漲船高,在很短的期間就站穩2E的地板價(約台幣75K),Very long CNP也伴隨著濃厚的日本色彩,為CNP帶來很好的收益(鑄造價格0.0001E,目前地板價0.08E),從此之後,可以說是日本項目的天下了,雖然還是有很多國外好項目發售,但這樣的社區共識大概只有日本社區辦的到,反觀華人項目,多數人太短視近利,想要賺個幾百幾千塊就走人,造成極大的拋壓,項目始終無法獲得爆炸性的成長…
我自己也待了幾個日本社區,雖然都是日文很難溝通,但的確可以感受到有別於中文社區的氛圍,相較於華人很明顯的逐利性,一旦沒有好的獲利空間或價格走勢,伴隨而來是滿天的謾罵,而日本人給我的感覺更像是在”玩”NFT,對於社區的建設非常投入,會無私的交流資訊(幣圈掌握資訊的人就先贏一半),不間斷的輸出、創作,甚至自組活動,自己設計衣服販售。確實,為整個圖圈帶來了新的氣象,也讓我們這些老韭菜們看到更多NFT的可能…
總結
2022年對於整個NFT圈子而言像是嬰兒學走路一樣,不斷摸索不斷撞牆,直至找出最適合現況的一套玩法,爛的項目大有人在,但下半年我看到的是更多好的團隊挺身而出帶領重建整個圈子,rug項目的牛皮也吹破了,雖然整體經濟的牛市沒有這麼快到來,但我仍是很期待23年的圖圈,希望可以朝向良幣驅逐劣幣的狀態前進,做到真正的產業化!